“节能环保”继2010年被国务院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后,受到了社会的极大关注,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又提出,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。那么到目前为止,节能环保产业在如何向着支柱产业“前进”?在打造绿水青山的进程中,在“一带一路”的建设中,环保企业应如何担当?近日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在京召开的2017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,一些环保企业家们给了我们答案。
环保产业走进春天
“近年来环境产业的热度是我从业以来高的。现在的PPP运营模式,可以造就一批综合能力非常强的企业。”已经从事环保行业30多年的金州环境集团董事长蒋超认为,“在环境行业,目前大家只做到了环境的治理业务,还很粗浅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对环境的要求将越来越高,以后环境修复的需求将大幅提高。从今天开始,我认为还有至少20年的时间可以做环境的修复。”
投身“一带一路”建设
“一带一路”被誉为塑造未来世界之道,环保企业如何参与到这一蓝图中去?
“‘一带一路’建设中,真正出去的是哪些项目?基础设施建设、资源类工程建设、环保工程建设是主要的。从环保产业角度来讲,在中国走的节能环保之路,许多发展中[敏感词]也是要经历的。我们一路摸爬滚打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商业模式和经验,是可以复制的。”继去年在新加坡上市后,王元珞介绍,“原来我们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引进来,现在我们可以把成熟的技术输送出去,而投入到‘一带一路’建设中去是重要一环。我们目前正在跟一些[敏感词]进行前期的交流,我们正在‘谨慎’地向前走。”
蒋超也有不谋而合的观点。“我觉得‘一带一路’上有不少的[敏感词]跟中国的二三十年以前一样,基础设施需要建设、环境设施需要建设,环境改善的需求非常之多。而我们[敏感词]也非常支持这些[敏感词]的基础设施建设。这个国外市场加上我们本土的市场,我觉得中国的环境产业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空间。[敏感词]的环保企业不仅要能够在中国的大市场做好,还应走出去,参与到‘一带一路’的浪潮中,抓住‘一带一路’沿线[敏感词]给我们带来的海外机遇。”
要成为有价值的公司
“日本的千年企业有7家,超过百年的企业有2万家。这些企业为什么能成为百年企业?”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、博天环境集团董事长赵笠钧深有感触地说,“中国企业如果想在下一个十年,或者二十年要诞生[敏感词]的伟大企业,它就一定要给这个社会带来价值。”
怀大国工匠之心,不仅是产品服务了客户,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他们的尊重。姜桂廷说:“作为做污水污泥处理设备的企业,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让企业做到这一点的,就是即时创新,为客户创造大的价值。做出又好而不贵的产品,引领市场的发展。例如特斯拉汽车,我认为它是节能环保的,也是运行效率较高的代步工具。这种创新的方法,让市场认可。什么叫即时创新呢?我接触了这个产品,马上就能想出办法让它更好用,更节能,节能比原来至少提升20%,这就是即时创新。”
有作为,有担当。在环境治理与修复已迫在眉睫的时候,[敏感词]的环保企业以及[敏感词]的企业家们可以引领行业进步,让清新的空气、洁净的环境重回我们的生活。
来源:中国建设报